如果說人的流動讓世界開始運轉,那么物品的高效流通則大大提高生產生活質量。千古百業興,先行在交通。交通運輸,溝通著人與物的流動,而車正是架構流動的基礎。
繼上次在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定點拍攝后,電車資源于4月走上深圳光明街頭,在離市區較遠的地方用【鏡頭】尋找深圳的新能源物流車,在大街小巷捕捉城市物流的瞬間。
電車資源在龍大高速S31入口的周邊多個地點進行定點抓拍,并以拍到的新能源物流車數據為參考標本,進行簡單的數據統計。
電車資源發現,附近街道呈現出純電動物流車和燃油物流車比例接近3:7,而距離高速入口稍遠的街口則呈現出4:6的比例,整體來說深圳新能源物流車替代率還是不錯的。
統計發現,本次街拍共計拍到124輛新能源物流車,在整個占比中,封閉式廂式運輸車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面包車,占據絕大多數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份額,輕卡和微卡的卡車類型仍舊以油車為主。
面包車已成大勢 電動輕卡走向城際
(瑞馳EC35系列)
具體到單一車型來看,瑞馳EC35系列車型依舊是占據絕大多數的車輛,以25輛瑞馳EC35和1輛瑞馳EC35III成為本次調查中單一時段能見度最高的新能源微面。
(貼著貨拉拉車身廣告的開瑞優優)
其次是開瑞優優,第三是遠程星享E5L,這幾款能見度高的新能源物流車也是此前銷量較高的幾款車型。
(貼著快狗打車廣告的開瑞江豚)
除開這些前幾年熱銷款型外,2022年到2023年一季度熱銷的遠程星享V和開瑞江豚等新能源中面車型的能見度也相當不錯。不難發現,深圳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化的程度相當高,基本熱銷車型的能見度都相當之高。
(剛剛卸貨駛出的遠程星享V系列車型)
輕卡方面,本次拍攝中共有14輛新能源輕卡車型,盡管其中種類不少,但是整體的替代率并不高,幾乎全方位被傳統燃油貨車碾壓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現代泓圖EV所懸掛的號牌為贛G(江西九江)開頭,也就是說,目前已經出現新能源物流車跑跨省貨運業務的情況。
(懸掛贛G車牌的現代泓圖EV)
而在電車資源此前拍攝“跟車記”采訪的幾位司機中,也有人表示自己會接長途訂單,只是時間相對會長不少,具體還是要看運費如何。
(DHL定制版上汽大通MAXUS EV90)
在拍攝的過程中,一共只發現了三輛寬體輕客車型,分別是上汽大通MAXUS EV90、上汽大通MAXUS EV80和九龍EW5,其中上汽大通MAXUS EV90為DHL定制版,上汽大通MAXUS EV80和九龍EW5則是沒有張貼車身廣告。
貨拉拉廣告占高位 省省回頭車城配入局?
(張貼貨拉拉廣告的遠程星智H輕卡)
從車身廣告來看,貨拉拉是其中廣告占比最多且單一面積最大的,貨拉拉平臺下的分支平臺小拉出行的能見度也不低,兩者合計有60輛車張貼了他們的廣告。
(未粘貼車身廣告的瑞馳EC55)
其次是無廣告車身,一般來說,不貼平臺廣告的車輛是無法使用貨運平臺進行接單,也就是說這部分車很大概率是跑個人訂單。
(張貼省省回頭車廣告的鑫源T2S EV)
貨拉拉的跨城貨運業務,算是侵入了滿幫的腹地。滿幫也入局同城物流,以彼之道還施彼身。
自2020年滿幫收購省省回頭車強勢入場同城貨運以來,省省回頭車綠色的車身廣告數量也有所上漲,本次拍攝的124輛新能源物流車中有14輛車張貼了省省回頭車的廣告,僅次于貨拉拉平臺。
(張貼快狗打車車貼的上汽通用五菱榮光EV)
作為同城貨運的頭牌平臺之一,快狗打車的車身廣告也不少。
(順豐速運定制版遠程星智G7E)
除了上面的車身廣告以外,還有很大一部分車身廣告來自快遞物流、個體商戶和特定企業的自帶廣告。
(張貼個體商戶廣告的五座版瑞馳EC35III)
小結
在人口流動相對較低的區域,物流車的比例能夠更為清晰地展現出來。
通過實際尋訪和蹲點發現,路上行駛的傳統燃油物流車仍然占據大比例。然而,在深圳政府的靈活政策推動下,新能源物流車得到了發展。目前,新能源面包車已經有充足的替代率。新能源輕卡的整體表現雖然相對較差,替代率不高,但省際運輸的出現也足以證明新能源輕卡的潛力。
由此可見,深圳的新能源市場依然是增量市場。
本次數據并不代表深圳新能源物流車整體市場,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占率,為市場提供一定的參考樣本。未來,電車資源也將繼續前往各大物流園區,用鏡頭帶大家看真實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。
地點:成都
地點:重慶
地點:蘇州
地點:蘇州